千千小说网

第二百一十六章 出关

《修仙从采气造化开始》小说免费阅读 qqdu.cc

李大江被劝住,最终把这些人打了一顿,放了。

本来还担心会不会有第二波人来,但此事后没两天,县衙发布号令,让各村各户准备好要缴纳的税粮,若是没有,以银子替代,每亩地五钱银子!

这是自本朝建立以来从未有过的事,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此消息一传出,立刻引起百姓哗然。

早就活不起了,朝廷不说派粮赈灾,免除赋税,竟还一如既往甚至变本加厉的征缴税款,濒临生死界限的百姓们哪里还能忍!

这个消息九月里传开,没过几天,到了月底,各村各县的百姓已经怒火冲天,纷纷纠结在一起,去县衙,去府城,找这些官员们讨要说法!

大旱不是他们的错,他们勤勤恳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田间地头劳作,非但换不来朝廷的怜惜,等到的竟是变本加厉!

给我们一个说法!

但官字两张口,虽然各地官员也被这样的事惊呆,但命令派到自己身上,无论心里怎么想,都是要做的。

好人是头上的人来做,坏人只能他们这些各地官员来。

当即各地官员有的苦口婆心向百姓解释朝廷用意,北方狼族侵袭、西方众多小国不服朝廷管理,正是要银子的时候。

这個时候正需要大家戮力同心,一同帮助,此地灾情已经上报朝廷,想来很快就会有赈灾的钱粮拨下,让大家稍安勿躁,不要着急。

现在先苦一苦,以后都是好日子!

也有的官员素来严厉,或者和上面的人蛇鼠一窝,直接派遣衙役兵士将聚众闹事的百姓一一打走镇压,将其中刺头抓走关进监狱,甚至闹出几条人命。

在有些官员眼中,百姓只是牛马,是给他们产生财富的工具,活不活的根本不必在意。

一场纠乱暂时压了下去,但是人心思动,各处纷乱是避免不了的。

在这种情况下,良田干旱大半年,颗粒无收,朝廷毫无作为,在本地已经活不下去了,有的人不想等死,想着树挪死,人挪活,便举家向北方搬迁而去。

一人动十人动,十人动则百人动,各人交相劝说,动了心思的人越来越多,波及到了很多村子,掀起一场搬迁浪潮。

梁州、云州、阳州,三州内竟有不下几万人不甘于生活困苦,不想死在本地,举家向北搬迁。

这些人心思活络,对当地已经失望,去北方找寻一条活路。

到底是故土难敌,离开了故土,即便迁到北方,又该如何过活?

所以更多的人还在观望朝廷到底有没有作为,心中存着一抹微弱的希冀。

期盼朝廷能救命。

百姓困苦,无论如何选择都是重重磨难。

搬迁时到了十月中旬,在这期间朝廷没有丝毫作为,直到等到了十月底,京城才有消息传出。

户部尚书尸位素餐,隐瞒南部旱情不报,并将朝廷之前的赈灾银两中饱私囊,以至于险些酿成大祸,如今将其连同党羽一起抓捕,抄其家产,以待三堂会审。

同时明帝下旨,将九洲中部的徐州、雍州等地的粮仓开放,由当地官兵押送,向南部梁州、云州、阳州送去一车车粮食。

朝廷终于开仓放粮赈灾,老天似乎也被感动,大半年不见一滴雨的南部几州终于迎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瓢泼大雨足足下了三天三夜,将各处井水河水直接灌满。

很不合常理,但又显得有些正常。

百姓人人都在欢呼,他们苦苦支撑大半年,终于等来了生机,许多人潸然泪下,被多日的压力压弯的腰终于能再挺起来。

活了。

他们只想着能活下去,卑微而渺小的想法,至于自己可以活成什么样子却从来没有考虑过。

之前向北迁徙的人们,却陷入尴尬境地,已经走出几百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奈何,只能再次回返,不过已经能够看到生机,不至于再绝望,所以回返的时候脚步格外之快。

见到这种情况的南部各地官员和有见识的人不禁破口大骂朝廷。

既然能够赈灾,早干什么去了,之前那么久一点话都没有,如今却像抽疯似的大开粮仓。

好人是朝廷做了,偏偏让他们做这恶人,非但向百姓强行收缴税银,更是丝毫作为没有,如今却见事情闹大,百姓民不聊生,要掀起一场暴乱,再开始赈灾,真是荒唐之极,半分道理也没有。

在大夏,能够作为县令的官员,至少也是进士出身,几十年苦读出来的饱有学识之人,见到此次旱灾中朝廷的作为,像是宕机了一般,不禁心生一股叹息。

他们远在各地,不知京城到底发生了何事,但见户部尚书被下了大狱,满门抄斩,手段狠辣像是愤懑,在为百姓做主。

可但凡明白党争之人,就能知道这明显是朝廷博弈,户部尚书败北,才被清算。

如此旱灾大事,朝廷一副昏庸的景象,不得不让人心惊。

更有通读史书之人,想到今年大旱绵延几万里,和朝廷的昏庸不作为,再联想到一些对皇帝的传言,不禁心下颤抖,难道这便是王朝末年了?

相比九洲的庞然大物,各地官员如何想如何做,百姓如何议论,实

在太微不足道,不值一提,哪里能动摇大夏根基。

到底是存在了几百年的庞然大国,一旦要做什么事,全力运转起来速度极快,到了十一月份,第一波寒气到来时,南方的赈灾已完成。

这不禁更显得荒唐。

凡俗间的事和修仙界看似没有关联,但修仙界中人大多出自凡俗,人事乃世间所有关系的结合,怎能没有关系。

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没有仙缘,还留在凡尘俗世,一来一往,自然关照,知道大夏所作所为,一时各地宗门也有些骚动,不过很快也平息下来。

这些和偏安一隅的青松观没有任何关系。

崔宁在取水事件之后,把三个小的拘在山上,无事不许下山,免得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其中酌情给村里的人偷偷送了一些粮食,便没有过多的干预此事。

每日里让沈平安他们在山上按部就班的习武练剑,打熬身体,以期能够早日踏足修行之境,同时她为李元护法,不让任何事情干扰他。

时间一点点而过,在不知不觉间流逝。

……

静室中,不知闭关多久的李元缓缓睁开眼,其中一抹亮光闪过,慢慢恢复正常。

他慢慢转动脖子,四下看了看,室内还是闭关前的景象,面前的香炉已不知何时早已燃尽,室中香气淡淡,依然还能辨别是檀香。

抬起胳膊,有灰尘起落,低头见身上已经落下一层不厚不薄的灰尘,他心神缓了缓,嘴角慢慢勾起一抹微笑,一股清风自身上旋起,不断轻拂着室内各处,打着旋儿飞出了室外,将灰尘送走。

他拍拍衣裳,起身走出静室。

此时正是朝霞漫天,看着天边氤氲着的红晕,一轮红色大日慢慢上升,给天地之间带来一抹亮色和温暖,将冬月早晨清冷的空气慢慢驱散。

李源感受着四周的冷意,感慨一笑:“竟已经是冬季了。”

修行无岁月,转眼已百年,终于有了深切的体会。

转头扫过四周,云淡风轻,天气舒朗,他不经意看到墙角处枯萎的野草,目光闪了闪,抬手一指,一道灵力射过,带着莫名的气息落在枯草上。

原本早已枯萎的野草只剩一抹坚韧的根茎深扎地底,等到来年春暖花开之时,再行恢复生机。

但在此时,当那一抹灵力落在枯草上时,一股无形的造化之力绽开,只见一股生命的绿色荡漾而起,整株野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枯萎的枝叶,重新伸展,缓缓生长,变作一株蓬勃生长的翠绿野草。

这便是李元闭关近三个月所修的成果,已经能够初步掌握造化之力。

在这些天里,他不知多少次将汲汲生气和百草灵气这两种积累丰厚的灵气投入混元炉,造化出一瓶瓶百草丹。

他所做的便是观摩这一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qqdu.cc】